温柔不一定聪明,但我还是想选择相信
There is a crack in everything, that's how the light gets in.
今早上班的路上,我骑车到一个红灯路口,遇到一位老人。
他也骑着自行车,穿着没太注意,应该不是很脏,挺整洁的,但语气却带着一种小心的惶急,叫住了我。他说自己是从山东来的,在工地打工,结果被老板骗了工资,如今连吃饭的钱都没有了。
说实话,我的第一反应是:“这种套路,好像见过无数遍了。”
那种标准流程几乎刻在了反射里——马上就会说不是讨饭,只是想吃口饭,然后再说可以扫微信。不骗你,脑子里的剧本都能对上台词了。
可不知怎么,一瞬间,记忆把我拉回了几个月前。
那天我也是骑车回家。一个老人似乎想拦我,像是想问路。可我赶时间,没停。事后回想,总觉得那一幕像根细小的刺,一直扎在心里。也许对方不是骗子,也许只是我自己的错过。
人一旦有了愧疚,就很容易想去弥补些什么。
于是我还是退了回来,停下脚步,听他讲完。他果然说,不是要乞讨,只是想吃顿饭。我说我没带现金,他立刻回应说可以二维码支付。
我心里其实清楚得很:这八成是骗局。
可我还是扫了他二维码,看到账户名称时,心里还是忍不住失笑了一下——收款人:明天更美好。头像是一堆古钱币,好像有点露出马脚。
他看我付了款,也没再多说一句。明明之前还说要留下手机号,日后还我。
那一瞬间,我说不上来是难过还是无奈。
就好像你终于从口袋里拿出糖果,想轻轻递给谁,可被拍掉了,然后糖果就在地上,被风吹进了别人不看的方向。
你说我是不是太傻?
也许吧。可我想,有些人选择聪明,有些人,宁愿心软。我大概一直在后者那里站着。
只是,有时候像我们这样心软的人,也会犯这样一个错:
试图用力弥补世界的不完美,却把善意给错了人。
钱不多,确实不多。不是钱包在疼。
是那一段刚好还没熄灭的信念,那段“我真心希望世界可以被一份温柔改变一点点”的心情,被轻易地丢了回来。仿佛连躲避都很懒,只是在你面前空下一个转身,孤零零。
以后还信吗?我不知道。可能还是会。
但如果下一次还有这样的机会,如果我有时间的话——我会跟那个人说:
“我们直接去吃一顿饭吧,我请。”
不是因为多好心,而是想更清楚地看看,对方是想吃饭,还是想套流程。也让我自己能安心些。至少,这份愿意相信的心,不会总被糟蹋得一点不剩。
我不恨那个叫“明天更美好”的账户。
只是他收下那二十块的时候,我真的真心希望——那句“明天更美好”,哪怕是狭义地适用于他自己,也能有一天被兑现。
世界太复杂了,真话与假意总是混在一起。
可也许,“There is a crack in everything, that's how the light gets in.”
万物都有裂缝,但正是从那些裂缝里,光才得以照进来。
这二十块钱算不算傻,不重要了。那不是一次聪明与否的选择,而是我能不能,还愿意当一个“在裂缝里,看见光”的人。
不是所有人配得上我们给出的善意。可这不意味着,我们就此闭上门。我们可以学着更清醒、保护自己、问一些必要的问题。但我不希望,有一天我彻底变成了那个目光里只剩怀疑的人。
于是这段话,写给那个被轻轻拒绝、却仍停下脚步的你。
更是写给过了这么久,却仍然不想放弃相信的——我自己。
我给他留了言:吃过饭了么?希望明天更美好。